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一旦艾滋病的病原体HIV进入机体,就会染上艾滋病。但事实真并非如此,在艾滋病暴露后,立即采取暴露后预防的相关措施能极大程度的避免染上艾滋病。
1:什么是暴露后预防?
预防一词意味着预防或保护免受感染或疾病。暴露后预防指在可能接触艾滋病毒后,迅速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以防止感染艾滋病的预防手段。暴露后预防有两种类型:职业暴露后预防和非职业暴露后预防。前者指当卫生保健工作者因职业原因发生艾滋病暴露(例如被携带HIV的针头刺伤)后接受的暴露后预防。后者指人因卫生保健工作外的原因发生艾滋病毒暴露(例如与艾滋病携带者发生性行为)后的暴露后预防。
2:何种情况下应该考虑进行暴露后预防呢?
若在72小时内出现以下情形,且不知道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暂时为艾滋病阴性,则应考虑暴露后预防:
怀疑在工作期间感染艾滋病毒,例如被针头扎伤
怀疑在性交过程中感染艾滋病毒
共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
遭受性侵犯
咨询相关医护人员将有助于决定是否应该采取暴露后预防。
3:如果确定要采取暴露后预防,该在什么时间段进行呢?
暴露后预防应尽快进行,在可能接触艾滋病病毒后的72小时(3天)内。根据相关研究,如果一个人暴露于艾滋病毒后72小时,暴露后预防将很可能不会预防HIV感染。而且,暴露后预防需要每天服用3种或更多的抗逆转录酶药物且一直持续28天。在服用相关药物的同时,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及其他相关检测。
4:暴露后预防使用的是什么药物?
暴露后预防使用的药物常称作阻断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传染病医院将会提供用于暴露后预防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信息。同时还有针对特定群体,包括儿童,孕妇和肝肾脏问题的人群提供暴露后预防的建议。相关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将会为暴露者确定暴露后预防使用的药物。目前最常用的是三种药物联合阻断,推荐方案为: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肾功能不全者,可以用齐多夫定替换替诺福韦。此外,依非韦伦副作用多,孕妇禁用,可用克力芝或拉替拉韦等代替。
5:暴露后预防使用药物(阻断剂)的价格是多少?
不同的阻断方案所选药物不同,不同药物之间价格差距较大,各地的药品价格也有差距。通常,费用在之间。
6:暴露后预防一定会百分百生效吗?
暴露后预防措施在正确施行后能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但效果并不是100%。有研究显示,在正确进行暴露后预防后仍有5/1000的失败率。在可能的艾滋病暴露之后,越早开始暴露后预防效果越好。在服用药物的时,同样重要的是避免性爱,正确使用安全套和安全注射药物。
7:使用阻断剂后会出现什么副作用?
在使用阻断剂期间会有诸多副作用,如头晕、头痛、恶心、乏力、肝肾功能受损、腹泻等,严重者会出现抑郁和大量药疹。
文章来源:新乡治疗性病医院哪家好相关新闻
下一页:出国旅行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毒
相关问答